2
春药首选网店可货到付款
热点资讯
催情液官网 你的位置:春药首选网店可货到付款 > 催情液官网 > 周兴陆 | 女性品评与品评女性——清代闺秀的诗论 
周兴陆 | 女性品评与品评女性——清代闺秀的诗论  发布日期:2025-05-10 17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79

图片

近些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显贵发展,是传统女性的文学创作得到前所未有的温和。[①]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轨迹和特征愈益解析,女性文学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愈益得到确证。可是,在“中国文学品评史”学科,除了一篇尚生疑点的李清照<词论>以外,多样“品评史”、“文论选”之类著述中,尚难寻觅女性论者的身影。是否闺秀女性对于文学表面问题集体噤声?是否文学品评史上本来就莫得女性的想想言说?非也。若认真翻阅清代女性诗文别集、总集,其中不乏女性的文学品评文字,且时有潜入贤明的观点。本文安身于诗歌表面,以男性论者对女性诗歌的品评为参照系,检会清代女性的诗歌品评。

女性诗歌创作,代有其东说念主。然其参加文学批指摘域,是有一个经过的。宋代的诗话如《浩然斋雅谈》、《临汉隐居诗话》,仅有若干条论及女诗东说念主;明初高棅的《唐诗品汇》,将“闺秀”、“女冠”列于“衲子”、“外夷”之后,备体辛苦,一丁点儿。直到晚明,公安、竟陵性灵诗学重秉性、标才慧、尚清趣的审好意思倾向才将诗学视角转向闺房,先后有江盈科《闺秀诗评》、锺惺《名媛诗归》、刘士鏻《闺秀诗评》、赵世杰《古今女史诗集》等评比闺秀诗歌的著述。起例发凡后,清代女性诗歌总集蔚然兴起。出现了邹斯漪《诗媛八名家选》、王士禄《燃脂集》、陈维崧《妇东说念主集》、胡孝想《名媛诗钞》、周之标《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》、陆昶《历朝名媛诗词》、袁枚《随园女弟子诗选》、蔡殿都《国朝闺房诗钞》等男性编纂的闺秀总集。同期,女性编纂闺房诗集也一时成风,出现了查昌鹓《学绣楼名媛诗选》,王玉映《名媛诗纬》,完颜恽珠《闺秀正始集、续集》,王谨《闺秀诗选》,骆绮兰《听秋馆闺中同东说念主集》,秋蟾女史《伴月楼诗钞》等选本。在诸多男性著者撰写《闺秀诗话》的同期,女性著者也运行着作诗话,如沈善宝有《名媛诗话》十五卷,施淑仪有《国朝闺房诗东说念主征略》十卷补遗一卷等。天然,女性诗论多局限于指摘女性作者,但也有不少指摘,冲破了性别截至而纵论列代男女作者。如嘉庆时间女作者熊琏的《澹仙诗话》四卷,论列诗东说念主不限于闺房,扩大到清代整个诗坛,对诗学基本问题也建议我方颓靡的贯通。女史汪端评比的《明三十家诗选》,是继钱谦益《列朝诗集》、朱彝尊《明诗综》、沈德潜《明诗别裁集》之后的一部病笃的明诗选本,对明代病笃诗东说念主和诗作多给以指摘。此外,论诗诗、序跋、书信、札记等文学品评文学形状,在闺秀著述中大都存在。不错这么说,女性诗论有特有的问题温和,造成了我方的语言场域,同期对男性主导的主流诗知识题作出我方的反映,并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妇女文学不雅。

迷水商城

一.“<国风><周南>冠四始,吟咏由来闺房起”

——闺房吟咏的正当性论证

男东说念主学诗、作诗,似乎是资质的权利和义务,是毋庸评释的。而女性的文学表达权,却需要去尽力求取。中国传统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,造成了多重的性别意志形态,强抢女性的文学表达权利,压抑女性的艺术创造才略。而女性文学意志的觉悟,则须从驱除这种想想握住和精神压抑运行。

迷水商城

对妇女艺术创造才略的压抑,与儒家想想意志形态的修复是同步的。自汉代始就出现了女性尚德不尚才的不雅念,班昭《女诫》论“妇德”说:“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。”尽管魏晋至唐代,对女性才思有不同进程的细目,但是妇“德”之病笃,远远高于“才”之上,至明代甚而出现“妇女无才就是德”的论调,“才”和“德”成了对立的干系。这种“才德”不雅成为主流社会压抑女性创造才能的伦理依据。黄本骥<茶香阁遗草序>忆其先兄花耘造就女儿黄葆仪曰:“女子之德,不在能诗,且能诗而享厚福者少。”戒之勿学。黄本骥也因为葆仪少一火而感触“为女子者,固不必能诗,凡有才而欲享厚福者,皆当引吾兄之言以为戒”[②]。在黄本骥心中作祟的是女性“福慧无双”的不雅念,从这种不雅念推上演“闺房能诗,率多薄命”(雷瑨《闺秀诗话》卷一)的宿命,据此而忌讳女子作诗。甚而女性本人也经受这种不雅念而自我责问。周浣月<与姊书>云:

陈眉公谓“女子无才就是德。”吾姊娴翰墨,工诗文,可称绝世。以妹言之,虽 则绣虎嘉名,实非祥鸾本色,戒之慎之。[③]

浣月姐姐擅长诗文,在妹妹看来,这不是女东说念主的天职事,应该慎重戒除。即使是一些擅长作诗、已奔驰才艺的女诗东说念主,也难以解脱主流不雅念的浸染,而际遇内心矛盾的煎熬。如季兰韵<念书>云:“册人道所耽,也知非妇职。”[④]梁兰漪自十三岁运行学诗涂鸦,然一世历尽荆棘,至晚年时决意弃砚废书,学仙学佛,毕此余生。查昌鹓<学绣楼名媛诗选自序>云:“至声韵之学,经常跃跃欲动。然不敏未始能作,且以非女子事,辄不敢为。”[⑤]艺术创特地为东说念主类的一种天生的心灵需乞降才能,可是对于女性,这种才能却被往常的不雅念压抑着。“统领阶级的想想,在每一期间都是占统领地位的想想。”相似,男权意志形态作为一种把持性的主导不雅念,也愚弄着女性的想想。在这种不雅念下,女性是“只工刺绣不工诗”,身心局限在女红、酒食、井臼等琐务“天职”,艺术的资质和才能多遭扼制而任其枯萎。

女性创作的勃兴,最初需要驱除压抑女性才艺展现的万般男权文化不雅念。这种想想能源一方面是来自于晚明的“性灵”文学精神对个性自我和本色秉性的尊重。江盈科撰《闺秀诗评》和锺惺编选《名媛诗归》无不是由于“性灵”文学想想的启示,另一方面是来自诩族入主华夏带来的崭新的妇女不雅。当汉族女诗东说念主还不失矜捏,糜烂于“无才就是德”的男权压迫下而叹惜“六合冷凌弃薄女流”[⑥]时,满族女性则在更解脱地享受创作的乐趣。百保友兰<自嘲>云:

笑我诗成癖,推敲意自怡。闲时吟弗辍,午夜卷仍披。研露圈《周易》,焚香读 《楚辞》。何妨呼獭祭,乐此不曾疲。[⑦]

佟佳福晋<自述歌>云:“年来无事勉为歌,自笑无文语句多。不是闺中闲弄笔,聊将隐痛记吟诵。”精炼明快,不似汉族女子那么婉媚幽怨。蒙古女诗东说念主那逊兰保更是唱出“吟咏由来闺房起”的响亮标语。她的<题冰雪堂诗稿>云:

《国风》、《周南》冠四始,吟咏由来闺房起。漫言女子贵无才,从古诗东说念主属女 子。诗东说念主世每谓多穷,我说念穷时诗乃工。请看后世流传者,多在忧愁气氛中。[⑧]

“与汉族社会比拟,满族社会对女性的多样管制相对较弱,尤其是满族家庭的女儿,在家中养尊处优,并有异常的经受讲授和出行外交的解脱。”[⑨]清朝满、蒙结亲造成皇族阶级,其女性不雅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潜入的影响。咱们在清代对于闺房诗歌的文件中,不错看到大都置疑、不屈“女子无才就是德”之类男权不雅念的表面文字。吴文媛<女红余绪自序>曾说她年幼时祖父诫曰:“不必墨舞而笔歌。”但吴氏自后笔歌不辍,还吟到:“试看巾帼刚强,偏多奇女子;漫说念衣冠文绣,未许秀闺东说念主。”[⑩]乾隆时间的女诗东说念主王贞仪,是一位个性显着、阔气想想的女诗论家,饱才思而崇骨气,其时就被目为“闺中狂士”。她在<上卜太夫东说念主书>里说:“其足异者,唯今世迂疏之士,动谓妇东说念主女子不当以朗诵吟咏为事。夫同是东说念主也,则同是心性,六经诸书皆教东说念主以正性、明善、修身、都家之学,而岂徒为男人辈设哉?”[11]又<德风亭初集自序>说:“噫嘻,剑首一吷,聊用自娱,犹之鸟之鸣春,虫之语秋,言所欲言辛苦。覆瓮无憾,登选非荣。毁我誉我,不妨两任之。”她<题女中丈夫图>为闺房女子吐气,体现出清代的新式女性不雅:“其时女杰徒知名,每恨古东说念主不见我。……伏雌缩猬徒自惭,壮情往还怀芳姞。……始信须眉等巾帼,谁言儿女不英杰。”(《德风亭初集》卷十二)女性自我意志逐步觉悟的想潮,至晚清时与外来想想文化合流,促成妇女解放贯通的兴起。其中,女诗东说念主和讲授家施淑仪建议“女东说念主亦具颓靡东说念主格”的色泽想想。清说念光时间的女诗东说念主恽珠剪辑《国朝闺秀正始集》,因为黄说念周、祁彪佳殉节明朝,故不录二东说念主之妻蔡玉卿、商景兰诗。施淑仪《清代闺房诗东说念主征略·凡例》辩驳说:

不知著述乃个东说念主之事,与夫无与。两夫东说念主能以文学好意思术传世,不为两公忠节所 掩,正女界绝大光荣。……恽氏当日未明男女平权之理,以为妇东说念主从夫,自应不选; 今既认女子亦具颓靡东说念主格,故仍从甄录。[12]

天然,由于传统封建意志形态的坚贞力量,女性意志的冉冉觉悟,既非一蹴而就,也非直线飞腾的,其中有弯曲间接,甚而有人命的代价,但总体趋势是前进的,女性的东说念主格平等意志逐步觉悟,女性的艺术创造意志日益自愿。

清代冲破“女子无才就是德”的精神阻挠,解放女性的艺术创造后劲,从诗歌表面角度来说, 男性、女性论者接管这么几方面的战略:

(一).是“依经立论”,把柄《诗经》中多女性篇章,来为女子创作正名。自古以来,女子善怀,发为吟咏,圣东说念主不删,足以确证女性诗歌的耿介性。这是其时正视和尊重女子创作的论者的共同贯通,其中女诗东说念主之“班头”袁枚所论颇具代表性。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一云:

迷水商城

俗称“女子不宜为诗”,陋哉言乎!圣东说念主以<关雎>、<葛覃>、<卷耳>冠《三百 篇》之首,皆女子之诗。

又,袁枚<题骆佩香秋灯课女图>曰:“后妃即是能诗者,何须男儿始念书。”(《小仓山房诗集》卷三十四)同期如潘奕隽的<吴中女士诗钞序>,稍后如秦焕<名媛诗话序>、李国瑰<安徽名媛诗词征略序>等都以《诗经》收录大都女性诗歌为女性诗歌创作修复合感性依据,甚而得出“诗固妇女事也”的颠覆性论断。

相似,女性诗东说念主也据此而珍视才女表达性灵、发扬才思的权利。方静云有一绝句云:“闲吟精良啸余时,谁说念诗非女子宜?不明宣尼删订意,二<南>留得后妃诗。”[13]陈静宜<大江东去·落款媛诗话>吟云:“灵气常锺闺房内,《三百篇》多妇女。”薛绍徽<题闽川闺秀诗话后>云:“千古<关雎>是艳谈,闺闱吟咏更何惭。”对此问题证明最平直明了的,是王贞仪。她在<陈宛玉女史吟香楼诗集序>里说:

<国风>之作,大抵妇东说念主女子居其半。太史采之,贡于皇帝,复择其至善者,以列于乐官,用之邦国,用之乡东说念主,而行于六合。<关雎>之好意思后妃,<葛覃>、<卷耳>之作于后妃,其它诸侯之夫东说念主、医师之妻,以及旧地之闺阈,咸有篇什。迄今读其诗,犹然想见其政教之隆兴出乎风化之贞淳,并有以见秉性之温文安分焉。汉魏而降,名姝代不乏东说念主,不雅其所存者,虽不成若乎古,而亦莫不发于情,止乎礼,盖风东说念主之亚也。(《德风亭初集》卷一)

尽管至说念光年间,还是还有如陈光亨之类古老之士在埋没女子的才思,压抑女性的艺术资质[14],还是有许很多多弱女子因此而束身女红,折腰酒浆;但是依经立论,细目和张扬女性作诗的正当性,越来越成为期间的强音。

(二).诗词亦属“妇言”,与儒家妇教所谓“四德”并不矛盾。所谓“四德”,据《周礼·天官·九嫔》为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。然班昭《女诫》论“妇言”曰:“妇言,不必辩口利辞也。”似乎辩口利辞不如温文迟钝,附加了勤恳的握住。然清代的女性却高明地将“妇言”解释为诗词创作,将诗词创作纳入“四德”之内。如嘉庆年间的甘立媃在<咏雪楼稿自序>里说:“予幼从父受书,闻先医师训词,以为'妇德’首'德’次即'言’,'言’非黑白出纳之谓。东说念主各有心,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,则诗即'妇言’之见端也。”[15]恽珠<闺秀正始集媒介>说:“昔孔子删诗,不废闺房之作。后世乡先生每谓妇东说念主女子职司酒浆缝纫辛苦。不知《周礼》九嫔掌妇学之法,'妇德’之下,继以'妇言’,'言’固非辞章之谓,要不离乎辞章者近是。则女子学诗,庸何伤乎?”[16]陈芸<小黛轩论诗诗叙>就说:“方今世异,有识者咸言兴女学。夫女学所尚,蚕绩、针黹、井臼、烹调诸艺,是为妇功,皆妇女应有之事。若妇德、妇言,舍诗文词外未由见,不于此是求,而求之幽渺夸诞之说,殆将并妇女情切之质皆付诸荒烟蔓草而湮没?微特隳女学,坏女教,其弊诚有不胜遐想者矣。”[17]

迷水商城

(三).才、德干系新论。是否“女子无才就是德”?不少论者平直对这种“才德论”建议置疑。雷瑨《闺秀诗话》卷九云:“俗以女子无才为德,可是有才者岂尽无德耶?苟有才而善用其才,则画狄教书,熊丸课读[18],东说念主称重之;若有才而误用其才,则帘间密札,月下琴心,东说念主非笑之。盖女子在贤不贤,不在才在下也。”本来“才”“德”两相妨的矛盾,通过一“贤”字得到化解,所谓“贤”就是善用其才。苕溪生说:“世称女子不宜有才,似也。然无才者尽贤淑耶?……余则谓长以才者必多情,深于情者必有德,故才实不可少。”(《闺秀诗话》卷三)才与德不但不矛盾,况且是有才方有德。

(四).有些女诗东说念主转头子际创作体验,斗胆细目诗歌创作的积极激情功能。乾隆时间的女史王佩华对诗歌激情功能的报告,在整个文学品评史上都是贫瘠一见的精彩之笔。她在《愿香室札记》中论念书说:

诗之为说念,乐足以抒写,闷足以排遣,躁足以断退,倦足以遣散,病足以消减, 懒足以清翠,岂独吟弄辛苦。古者,乐以鸣豫,射以正志,舞以通节,数以知方,皆秉性志体大关研究之事。今无此教,舍诗何为?灭亡血气,收摄精神,静坐抽毫,大是妙境。[19]

迷水商城

传统女性生活局限于闺房一室之内,空间局促,莫得丰富的社会往来和功名宦途来展露才调,寄慰生平。而玩味诗词,足以排闷抒情,不失为保重情志的好生活。这亦然传统“乐教”“诗教”的题中应有之意,无可厚非。其实闺房诗歌,并非是饱食竟日者闲展翰墨、浪施才思,多数都是轸恤女子的泣血之讴,交付几许辛酸和悲苦、不温文无奈。甘立媃着有《咏雪楼稿》五卷,据其<自序>,“第阅世久,其间送旧事居,值骨血变故,分别死丧,及身历险阻疲劳危难,不敢告东说念主,而实有不成已于言者,逐个寄诸讴吟,写我心已尔,言我志已尔”。施淑仪年未三十,其夫南平先生卒读,二男此前亦短命,屡遭变故,据陈崈《传》纪录,她“茕茕在疚,莫可告语,则一以胸臆中抑塞无俚、凄清激楚之情罄写之于诗。其音噍以杀,其言哀以想。自是而夫东说念主之诗格一变”[20]。和男性作者多奉和酬酢的违心之文不同,女性作者如甘立媃、施淑仪,诗歌是其人命的痕迹,亦然其抚慰难熬、抚平创伤的糊口方式。叶小纨所谓“伤离哭死贫兼病,写尽苦衷二十年”[21],恰是为闺房女性的文学生活写真。

迷水商城

总之,这万般战略天然并莫得冲破儒家想想而藩篱,而是接管重释儒家文化的方式,但是在儒家伦理文化里面确证了女性诗词创作的正当性,是儒家文艺想想本人的一个发展。

图片

二.“温文安分风东说念主旨,今见闺中第一流”

——闺房吟咏的说念德高标

清代才女天然能够解脱“女子无才就是德”的伦理握住,舐笔濡墨创作诗词,但是她们还是羁縻于“四德”之下,以“德”正“才”,敛“才”以合“德”。似乎为了幸免予东说念主以轻薄佻达的印象,才女论诗经常时格外地非僧非俗,端着架子说诳言,拿儒家“风东说念主之旨”、“温文安分”之类的话头来论己衡东说念主。创作是顺着笔性走,因此诗风未免靡丽骀荡;而立论须接洽世风,扒耳搔腮,因此论诗多是堂正隆重。当男权主导的儒家文化的“温文安分”之类“诗教”原则在明清时间的主流诗论里被宽松阐释时[22],女性论诗却还是衡此伦理原则为至高的诗歌尺度。从政事形而上学的角度说,被统领阶级一朝经受并内化了统领阶级所细心的一套意志形态,它可能比统领阶级更为坚贞坚决地去珍视这套意志形态。移用到性别诗学上来看,清代女性诗学对儒家诗教的尊奉,就是如斯。

这天然有男性诗学的说念德压力的要素。康熙年间刘云份编选《唐宫闺诗》的考取尺度,很典型地标出男性论者的视线对女性诗东说念主的说念德斟酌。据费密的<序>,刘云份分此书为崎岖二卷,为女性诗东说念主列品第,“其完妇东说念主之行,则诗载上卷为正。其失妇东说念主之行,则诗载下卷为余。妇东说念主既完其行,是庶东说念主之妻与妾也,贱也,而其诗不得不为正。妇东说念主既失其行,是后妃与贵东说念主之妻妾也,贵也,而其诗不得不为余。此固东说念主志之无有不同者矣”。品第的尺度不是妇东说念主的贵贱,而是德行的“完”与“失”。为什么刘云份要如斯斟酌呢?费密接着说:“刘子取东说念主志之无有不同者,定唐之妇东说念主以为妇东说念主之规。使凡为妇东说念主者,皆安顺守身,退然深静,上之不敢乱国,下之不致污俗。”[23]衡古以论今,品第古东说念主,恰是为其时的妇东说念主建树闺范。乾隆年间胡孝想辑《本朝名媛诗钞》,自序说,是集所录诗“得温文和平,不愧<风><雅>者。若夫调近香奁,句裁伪体,则概屏而弗录,非敢擅为去取,条目有手脚者”[24]。男性选者基于社会主流想想以“温文和平,不愧<风><雅>”为衡量女性诗歌的尺度,相似,女性也自愿不自愿地经受、内化这个尺度,作为我方创作和品评的划定。

再看女性我方的闺房诗选。清初顺治年间的王端淑《名媛诗纬初编》“以东说念主存诗”,取径较宽,<自序>虽谓“诗媛之对于世教东说念主心,如斯其重也”,然“诗之高绝、老绝者存之,幽绝、艳绝者存之;娇丽而鄙俗者,淫佚而谑诞者,亦存之”[25]。至说念光年间的恽珠编选《正始集》,其所选汰尺度是“择雅正者付之梨枣,体制虽殊,要不失温文安分之旨。……以秉性贞淑,音律和雅为最” (<例言>)。恽珠在《闺秀正始集·媒介》感触诗教之失云:“独是大雅不作,诗教日漓,或竞浮艳之词,或涉纤佻之习,甚且以风致跌荡为高,大失安分温文之旨,则非学诗之过,实不学之过也。……凡电刻云霞,寄怀风月,而义不对于雅教者,虽好意思弗录。”如斯醇正无情的选诗尺度,在清代男性选者那边也不易见到,与沈德潜编选《国朝诗别裁集》比拟,是过犹不足。

女性诗东说念主闺房学诗,经受姆教,其教旨也较男性为严。浙江绍兴祁姓望族,多闺房才东说念主,祁彪佳妻商景兰,媳张德蕙、朱德蓉均解诗书。商景兰<示媳书>造就儿媳云:

迷水商城

焚弃翰墨几三十年,偶于男儿案头见《琴楼合稿》,乃武陵张槎云所作,槎云才妇而孝女,故其诗忠厚和平,出自秉性,有《三百篇》之遗意,反复把玩,不忍释手,因想槎云之才知,汝辈能之;槎云之孝,汝辈能之;槎云之才之好意思,槎云之孝之纯,汝辈共勉之。[26]

张槎云之诗,据王端淑<与夫子论槎云遗稿书>,“律体诸作,高老肃肃,不加雕塑,真<大雅>之余音,'四始’之正格也”[27]。商景兰以张槎云才德之纯好意思为规范造就儿媳,不错想见其时闺房讲授之一斑。被时东说念主尊为“女中儒士”的歙县汪嫈青睐子女的诗文讲授。她的<闺训篇>说:“德厚才自正,才华本经术。……偶尔称许志,活泼协诗律。安分而温文,朴雅去雕塑。”[28]<与儿妇夏玉珍言诗>又说:“大抵诗寓劝阻,隐合'想活泼’一言,乃不虚所作。”汪嫈<文论示四侄学庠、侄孙国楷>标“文以载说念”论,对韩柳文章都不免有缺憾,但愿“侄辈读孔、孟之文,精想而默会之,不错见说念矣,迷水商城货到付款何事它求哉!”据汪嫈<跋晴山四叔父遗稿后>,她的四叔父“诗学极深,诗教极严,如曹操、阮籍辈逆党之诗一概弗录。”汪嫈经受这种严正的“因东说念主论诗”不雅念,又传授给她的门东说念主。在<答门东说念主徐玉卿淑书>里,汪嫈论曹操、曹丕、曹植诗说:“此种篡弑逆臣,本不足挂诗东说念主齿颊,况其诗无真性,不独少君东说念主之度;非若陈想天才,爱君恋阙,有真秉性,能特地七子上也。”[29]真的是让东说念主难以瞎想,闺房之内不是婉娈柔媚的精炼,而是如斯明目张胆的严肃,就是在男性诗学家的大家场所,咱们也很难见到这种研究。

女性论者经常是自标高而衡东说念主严。王贞仪的卫说念色调尤为浓厚,曾力辩学佛之非,并说:“大凡东说念主之行一事也,不管巨细,必先求合于圣贤之说念。”(<答表伯某>) 在<答方夫东说念主第一书>里,她发扬“文以载说念”论,条目作文章“或忠烈,或节义”而可不灭。在<上卜太夫东说念主书>里,对其时才女则给以苛严的贬斥,说:

默不雅当今子女士,多半有不守姆教,不谨壸矩,歪邪大体。或略识之无,朝学握管,暮即自封为才女。盖以驽骀樗朽之姿,接续殊尤之物;目罕逢伟士正东说念主,耳鲜聆端语肃诫。唯希慕声华,窃相仿效,学卓氏之风致,习赵姝之佻达;又或质鹪鹩而羽凤凰,盗无盐而为嫱、施,一专求乎脂粉靡艳之成规。至于有柳絮之才,而罕<柏舟>之操;负舜华之媖,而多“同车”之行,固不管焉。仪盖未始不悼叹耻恶之。

《诗经·墉风·柏舟》咏叹的是忠贞的誓词,《诗经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则被朱熹释为“淫奔之诗”,王贞仪所论之末二句,就是耻恶有才无德的“自封才女”。此外,甘立媃<诗余引言>品评朱淑真的《断肠集》,“虽词也,非正也”。黎春熙<偶阅易安堵士诗作此惜之>讥诮李清照之改嫁:“风华跌荡笔花生,《漱玉》流传有定评。死路蹉跎谁负尔,少年才调最怜卿。桑阴莫唱<罗敷曲>,<笳拍>何干董祀情。不足茂陵秋雨客,<白头吟>尚寄心声。”[30]显然是赏其才而惜其德。

女性诗论,置“德”为第一,远在诗才之上,而所谓的“德”,并莫得几许新内容,经常就是是<风><雅>教养、温文安分等儒家诗学伦理。唐静娴<读闺秀诗有感>云:“苟非圣贤心,才重身已轻。”张淑莲<孙女辈学诗书示>云:“宣尼着明训,学诗本<周><召>。……立言贵衷德,师古宜执要。哀乐得其平,闺门刮风教。”梁承淑<与伯符论诗>云:“能关风教皆传作,未脱尘情少构想。”从这些吟咏不错看出,女性的诗论并莫得在内容精神上走出传统儒家想想的藩篱,获取几许冲破。甚而到晚清时,在外来时髦的启悟下,男性诗歌在求新趋变时,闺房诗论还是以不变应万变,拘相沿论,舍弃新风。近代主捏汉寿县立女学的女史黄易瑜,有<题海沤女士诗集>一诗,云:

颓靡平权并解脱,放言高论震神州。

温文安分风东说念主旨,今见闺中第一流。

雷瑨《闺秀诗话》卷十五引此诗后论到:“挽近女教日偷,无所顾惮者,率以西化为借口。读此诗第一绝,不错愧矣。”据此,黄易瑜对“颓靡平权并解脱,放言高论震神州”的近代诗称许赞新时髦是有异见的,反而赏玩的是海沤女士之“温文安分风东说念主旨”,从中不错体会到女性诗论的精神握住比男性诗论要勤恳,对新精神、新民风的反映要显得鲁钝。

图片

三、“娟洁扫除脂粉气,苍凉不似女郎诗”

——性灵、知识和脂粉气

明清“性灵”文学想想防御“童心”的本色圣洁,以为后天的“酷好酷好”“闻见”遮障童心、滞塞性灵。从这个真理上说,闺房女性的诗歌,发乎慧心、天机自动,就像民间称许一样,最具性灵。锺惺的<名媛诗归序>说:“今东说念主工于格套,丐东说念主残膏。清丽整个,鳷弁失之,缬衣反得之。”[31]鳷弁,男东说念主的皮冠,代指男性;缬衣,女东说念主的衣着,代指女性。正如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所谓:“诗境最宽,有学士医师读破万卷,穷老尽气,而不成得其阃奥者。有妇东说念主女子村氓浅学,偶有一二句,虽李杜复生,必为低首者。此诗之是以为大也。”闺房女性,与鼓诗书的男性比拟,虽“冥顽不灵”,却能够葆此性灵,天机清丽。因此女性诗歌,于性灵为近。袁枚在其时广收女弟子,恰是出于这一意志。如他题女弟子席佩兰《长真阁集》说:“字字出于性灵。”可谓莫大的鼓励。

袁枚的女弟子是“性灵”诗论的有劲鼓动者,因为“性灵”诗论为往来寡、履历浅的闺房女性从事诗词创作提供了表面的支捏,指出了尽力的标的。席佩兰<论诗绝句四首>之二、三云:

千里想冥索苦吟诵,忽听儿童踏臂歌。

迷水商城

字字入东说念主心坎里,原本好景目下多。

风吹铁马响轻圆,听去宫商协天然。

挑升敲来浑不似,始知东说念主籁不如天。[32]

儿童踏臂歌,出于童心;风吹檐下铁马(犹纸鸢),叮咚作响,实是天籁。诗亦如斯,须出于天然人道,任机自动,安稳而出。金逸<喜简斋夫子枉过里门奉呈>云:“格律若何主性灵,早闻捏论剧清新。惟公能独开生面,此席愁难有替东说念主。”(《随园女弟子诗选》)称誉其师并帖服其“性灵”论。

但,就像“性灵”论因为学之者孳生缺点而招致主流诗论的谴责一样,一些女性品评家对“性灵”论也捏有非议。汪端<论诗示苏孙侄>自注曰:“吾乡文体,士习随园,实始败之。” 汪端是嘉庆说念光时间钱塘(今浙江杭州)东说念主。时袁枚女弟子遍布江、浙,故而她有此论。又据雷瑨《闺秀诗话》卷十六纪录:有《冷香阁诗草》传世的南京闺秀张慧(字澹如)“于袁简斋,则服其才而卑其品,尝谓东说念主曰:'使随园先生在,屈我为女弟子,其可得乎?’”当有东说念主问及若何指摘袁枚诗歌与诗话时,汪嫈答曰:“简斋大令诗脍炙东说念主口久。学者恃天分,废学力,动笔空滑;矫之者,又排挤太过,均非也。”(<答门东说念主徐玉卿淑书>)当袁枚“性灵”说的缺点日益露馅时,其在闺房中的影响也逐步收缩,更多的是反想和纠弊。

其实,袁枚并不反对书本知识,“性灵”之弊,是学之者之病。“性灵”和“知识”是互助,照旧相妨?若何化解“性灵”和“知识”的矛盾?这不仅是清代主流诗学的问题,闺秀也参与到这个表面问题的探索中,发表我方的观点。简略在其时或后世,闺秀诗论并不为主流诗学所青睐,但从女性文学品评史的角度看,不成不说是负责的文化遗产。袁枚女弟子席佩兰<论诗绝句三首>之一云:

枵腹何曾会吐珠,訡痴又恐作书柜。

游蜂酿蜜衔花去,到得成时一朵无。

这是契合其师“性灵”说本意的。标举“性灵”,不是枵腹空匮,更不是“错把抄书手脚诗”,而应该是如蜜蜂酿蜜一样,采得百家花,酿得一朵无,化书本知识为才思识见,蕴于意中,而不落言筌。和晚清时间的主流诗学一样,闺秀诗论也主张“性灵”和“知识”两者并不矛盾,而不错相济为用。陈文述女弟钱守璞<题随园女弟子图>云:“性灵知识原无异,嗤尔撼树蚍蜉伦。”焦妙莲<日余吟草自序>曰:“翰墨非性灵,无以发其光。性灵非诗书,无以通其滞。”(雷瑨《闺秀诗话》卷八引)这天然莫得几许新意,但足以见得闺秀在尽力融入主流诗学,参与探索主流诗知识题之一般。

迷水商城

闺秀诗歌,为清代诗学建议一个新的问题,即若何对待女性诗歌的“脂粉气”,这触及到闺房才女的性别身份意志。传统真理上的文学体制是有性别之分的。正如吴绮<众香词序>所云:“诗求千里郁,抒壮夫磊块之想;词贵柔靡,写曼脸媌媱之态。”似乎诗是男性文学,而词是女性文学。而这种性别相反又不是平等的。文学史上,秦不雅把诗写得婉媚像词,落得元好问“女郎诗”之诮;苏轼把词写得犀利像诗,却逐步得到招供,开出犀利词一片。既然苏轼、辛弃疾等东说念主把词这种柔性文学男性化是合理的,不错经受的,那么闺秀才女把诗这种刚性文学女性化,写得带点脂粉气,又何尝不可呢?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斯,清代诗学对于闺秀诗歌“脂粉气”的问题,颇有接洽,算得上是一个专题。

脂粉气,儿女情多,英杰气少,作风软媚,情势局促,在主流诗学里一直是贬义。男性论者,如王嵩高说:“闺秀诗,总有习气,非调脂弄粉,剪翠裁红,失之纤小,即妆台镜阁,剌剌与婢子语,俚俗尤多。”[33]雷瑨说:“闺房诗即佳甚,亦多脂粉气,所谓'多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晚枝’是也。”(《闺秀诗话》卷十)陈衍说:“闺秀能诗者,多未深造,以真肆力者少,脱不了女儿语气也。”(《石遗室诗话》卷三十一)“多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晚枝”,作为男性诗作,天然过于软媚。闺秀诗歌,为什么一定要脱离“女儿语气”?为什么一定要闺房女子扯着嗓门说诳言,挺起肌肉强用劲呢?这些对“脂粉气”的品评,多是出于潜意志中的性别偏见,今天来看,难说是中肯的。

在这种主流不雅念的制约下,闺秀才女也多忌讳“脂粉气”。其实传统女性绝大多数无良师良友之取资,无业绩名胜之涉历,见闻局限于闺闱,才调稽查于诗词,富天分而啬学力,因此“脂粉气”是传统女性诗歌的天性,是女性的身份表征。而事实上,在女性诗东说念主的不雅念里,“脂粉气”亦然贬义。席佩兰<题归佩珊绣余诗稿>云:“脱口定兼仙佛气,高情不作女郎诗。”汪嫈<论诗六首寄示徐玉卿>之一云:“一片清光渣滓净,无东说念主知是女郎诗。”钱守璞<读小鸥波馆集题后>:“娟洁扫除脂粉气,苍凉不似女郎诗。”[34]险些在总共的“闺秀诗话”里,著者不管男女,“绝无脂粉气”、“健举”、“豪雄”等范畴都是对闺秀诗歌的褒扬。女性诗东说念主要尽力自掩身份,写出“不似女郎诗”。闺秀诗歌为什么要忌讳“脂粉气”呢?唐静娴一语中的:“多谢脂粉俦,立品防讥评。”(<读闺秀诗有感>)女性诗歌,无论是创作照旧品评,都不是颓靡的,都握住于背后的妇“品”。这只可阐发清代诗学中,才女作为“女性诗东说念主”的身份特征是遭狡赖的,“才”女我方的身份意志是不自愿的。

就像五代北宋词多“男人而作闺音”的安稳一样,清代女性诗歌也多“闺秀而发壮言”,在作风上自掩身份,而招供、迫临男性诗歌作风。上文提到的王贞仪,袁枚品其诗曰:“俱有奇杰之气,不类女流。”(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八)其时一位才女胡慎容的妹妹就品评王贞仪诗歌“太劲洁,不免失闺房本来形貌”,王贞仪<答胡慎容夫东说念主>的书信里辩驳到:“至失闺房本来形貌,此又仪避之出于有心者。……迄乎时下,言诗者更多,漫无所志,唯专用攻苦之心于酬酢往来中,或有吾辈巾帼能工翰墨者,又喜斗竞于香奁浮艳。求其有先辈识见,涤尽素丽之态,而相题成章,则百难获一。又何足尚论于魏晋当年之言乎?噫,有赋而无比,有颂而失<风><雅>,'四始’'六义’阙如矣。仪方深以为病,正自愧不成尽去闺房之形貌,而不虞令妹夫东说念主之教余者反在是也。”其时还有一位许燕珍,作诗能“扫去脂粉习气”,得到王贞仪的褒扬,可是许氏为了扫除脂粉气而“矫造太过,临摹太深”(王贞仪<答许燕珍夫东说念主>),又滋新弊。“围聚多知东说念主论世经济之言”的汪嫈,申饬儿妇,作诗须戒“香奁脂粉气,流溢墨楮”(<与儿妇夏玉珍言诗>)。然江月娥在<雅安书屋文集后序>里评汪嫈:“诗笔太遒,匪福慧相。”女性诗歌有脂粉气,不对正体;无脂粉气,匪福慧相:果然进退维亟,何故安身!

其实,闺秀诗歌,因为作者生活履历的不同,也会有不同的作风,不可一概而论。如王贞仪,自幼学诗,十余年不稍惰。“及东出山海,西游临潼,而复历吴楚燕越之地,经行不下数万里”(<答胡慎容夫东说念主>),甚得山河之助;加上她学殖深厚,年青是就着《象数窥余》《历算简存》《缱绻易知》等,她的诗歌脱掉女儿脂粉气而作风劲洁,那是很天然的事。反之,她有此履历,有此学识,如若还惭愧作儿女呢喃诗,反而是抵御天然人道、委果秉性的。而大多数的女子,“闺房寡往来,行不出里闬”,非得让她们脱离“脂粉气”去写出主题弘远、作风古雅的作品来,那只可师法古东说念主,色厉内荏,这是抵御诗歌创作的本色和“性灵”文学的真精神的。

所幸的是,在清代和晚近诗学中,有些开明之士对女性诗歌的特有田地和作风特征给以正面的细目。著明的女诗学家沈善宝曰:

诗犹花也。牡丹、芍药,具国色天香,一望知其荣华。他如梅品吹法螺,水仙清洁,杏桃浓艳,兰菊幽贞。此外,则或以香胜,或以色着,但具一致,皆足赏心。何须泥定一格也?然最怕如剪彩为之,毫无神韵,令东说念宗旨之生倦。[35]

迷水商城

棣华园主东说念主《闺秀诗评》曰:

近东说念主言诗,时前卫作风而不取性灵,甚而阅女子诗亦捏此论,尤为迂阔。深闺弱质,大莽撞灵多,学力少,焉得以'作风’律之?故予所录诸作,取其温文袅娜,不失女子之态者居多。[36]

王蕴章<燃脂余韵序>曰:

尝谓诗词之作,本乎秉性。忽可是来,神与古会。空山无东说念主,水流花放。臻斯境者,厥云上乘。女子之作,于金戈铁马之风、豪肉哀丝之奏,或稍许漓矣。若夫幽花媚春,子规叫血,赋景独绝,言愁已芜,班之香耶,宋之艳耶!好意思东说念主香草,要为六合间必不可少之一境。[37]

女性诗歌作风瑰丽婀娜,恰是花中卓异一品,自有其好意思,足以赏心;评比闺秀诗取其温文袅娜,不失女子之态者;尊女子之作为六合间必不可少之一境。从这些荒芜的报告中不错看出,少数卓绝女性对闺秀诗东说念主的身份意志有所自愿;女性诗歌的田地作风也得到一些男性论者的尊重。

图片

[①]出书文章如张宏生:《古代女诗东说念主研究》,湖北讲授出书社,2002;鲍震培:《清代女作者弹词演义论稿》,天津社会科学出书社,2002;胡晓真:《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》,麦田出书社,2003;华纬:《明清妇女之戏曲创作与品评》,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,2003;Wilt Idema and Beata Grant,The Red Brush:Writing Women of ImperialChina,Cambridge:HarvardEast Asian monograph,2004;舒红霞:《宋代女性文学研究》,东说念主民出书社,2004;王绯:《中国妇女想想与文学发展史论》,商务印书馆,2004;薛海燕:《近代女性文学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,2004;王力坚:《清代才媛文学之文化检会》,文津出书社,2006;赵雪沛:《明末清初女词东说念主研究》,都门师范大学出书社,2008;李绍先:《古代巴蜀妇女的文学生活》,巴蜀书社,2009; 傅瑛:《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》,黄山书社,2010;毕新伟《晚清至民国的女性解放与文学精神》,暨南大学出书社,2010。

[②]黄婉璚:《茶香阁遗草》卷首,清说念光十年(1830)刻本。

[③]静寄东轩辑:《名媛尺牍》卷下,清刻本,。

迷水商城

[④]季兰韵:《楚畹阁集》卷三,说念光二十七年(1847)刻本。

[⑤]王英志主编:《清代闺秀诗话丛刊》,第2527页,凤凰出书社,2010。

[⑥]陈华:《题韫兰诗草后》自注,恽珠《国朝闺秀正始续集》附录,红香馆说念光十一年(1836)刻本。

[⑦]百保友兰:《冷红轩诗集》卷上,清光绪元年(1875)刻本。

[⑧]那逊兰保:《芸香馆遗诗》卷一,清同治十三年(1875)写刻本,。

[⑨]周虹:《满族妇女生活与民俗文化研究》,第206页,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,2005。

[⑩]王英志主编:《清代闺秀诗话丛刊》,第2524页。

[11]王贞仪:《德风亭初集》卷四,慎修书屋1914年校印本。

迷水商城

[12]王英志主编:《清代闺秀诗话丛刊》,第1698页。

迷睡商城

[13]汪嫈:《与儿妇夏玉珍言诗引》,《雅安书屋文集》卷上,说念光二十四年(1844)刻本。

[14]陈光亨《跋名媛诗话》:其女儿“敦蕙生数龄,即好弄翰墨,余以其女也,不甚教之”。见王英志剪辑:《清代闺秀诗话丛刊》,第566页。

[15]甘立媃:《咏雪楼稿》卷首,说念光二十三年(1843)半偈斋刻本。

[16]恽珠:《国朝闺秀正始集》媒介,红香馆说念光十一年(1831)刻本。

[17]陈芸:《小黛轩论诗诗》卷首,宣统三年(1911)刻本。

[18]“画狄教书”,欧阳修母亲用草秆在地上写字教男儿。“熊丸课读”,唐柳仲郢母为其子和熊胆丸,以尝苦汁提神。

[19]王佩华:《愿香室札记》内编,太仓藏书楼1921年刻本。

[20]王蕴章:《燃脂余韵》卷首,王英志主编:《清代闺秀诗话丛刊》,第2181页。

迷水商城

[21]叶小纨:《病中检杂稿付素嘉女》,《闺秀正始再续集》卷四。

迷水商城

[22]如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十九“直言”:“诗之为教,虽主于温文安分,然亦有直斥其东说念主而不讳者。”相似沈德潜虽提倡“温文安分”诗教,然在二十卷本《重订唐诗别裁集》里对于白居易的讽谕诗也颇为细目。

[23]王英志主编:《清代闺秀诗话丛刊》,第2552页。

[24]胡孝想:《本朝名媛诗钞》卷首,凌云阁乾隆三十一年(1765)刻本。

[25]王端淑:《名媛诗纬初编》凡例,清音堂康熙六年(1667)刻本。

[26]静寄东轩辑:《名媛尺牍》卷下,清刻本。

[27]静寄东轩辑:《名媛尺牍》卷下。

[28]单士厘辑:《闺秀正始再续集》卷一上,1912年活字印本。

[29]汪嫈:《雅安书屋文集》卷上,说念光二十四年(1844)刻本。

[30]黎春熙:《静香阁诗存》,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刻本。

[31]锺惺:《名媛诗归序》,《名媛诗归》,明末刻本。

[32]席佩兰:《长真阁集》卷四,扫叶山房1920年石印本。

365站群VIP

[33]《清娱阁诗钞》附录评跋,嘉庆十六年(1811)刻本。

[34]钱守璞:《绣佛楼诗稿》卷一,同治八年(1869)刻本。

[35]沈善宝:《名媛诗话》卷七,见王英志主编:《清代闺秀诗话丛刊》,第467页。

[36]王英志主编:《清代闺秀诗话丛刊》,第2278页。

[37]王英志主编:《清代闺秀诗话丛刊》,第625页。

(本文原载《学术月刊》2011年第6期)

本站仅提供存储就业,总共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